歲月不褪臉譜色 星火流傳古建州
演員對鏡描摹眉眼
徐秀珍演唱《杜鵑山》選段“家住安源”
李綠萍演唱《紅燈記》唱段“做人要做這樣的人”
陳波在臺上表演《智取威虎山》
戲臺下觀眾聽戲入神
京胡伴奏
京胡聲從走廊盡頭的舞臺隱隱傳來,小房間里有人輕哼梅派京劇《貴妃醉酒》唱段。推開建甌太保廟二樓京劇學會的房門,仿佛步入了戲曲浪漫的時空……
2月24日早上8點半,建甌市太保廟二樓的京劇學會化妝間人頭攢動。58歲的曹文珍正端坐桌前,“老師”徐秀玲正用細筆在調(diào)色盤上蘸取京劇油彩,為她一筆一畫描出楊貴妃的鳳眼?;瘖y間的桌旁演員們忙得不亦樂乎:“楊子榮”反復默念戲詞;“楊貴妃”整理云肩水袖;還有人端茶遞水、溝通消息。這是去年11月剛成立的建甌星火京劇藝術團2025年第一場演出的開場前半小時,一眾“奔7”的老人正在用油彩與戲服,將自己從“爺爺奶奶”變身為戲臺上的生旦凈丑。
這些演員的身后,是建甌京劇團(星火京劇藝術團前身)一段悠久的歷史與傳承之路。星火京劇藝術團團長楊毓芳向記者介紹,建甌京劇團的歷史始于20世紀40年代末期。1946年至1949年間,閩北地區(qū)的京劇傳唱蓬勃發(fā)展,以浦城縣和崇安縣劉慶芳等20多人組成的大眾京劇團在閩北建甌一帶藝演傳唱盛行。1950年,該團由建陽軍分區(qū)286團接收后,在水洋巷浙江館落戶,建甌京劇團正式成立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磨礪與發(fā)展,五十年代該團達到了鼎盛時期,成為全省知名的京劇團體之一。然而,1981年,建甌京劇團因上級決定而解散,至此團體結束了其33年的歷史。盡管如此,京劇的種子并未完全熄滅。2010年,建甌老年大學成立了京劇學會,并開辦了“學京劇唱京劇”大課堂。這個平臺為京劇愛好者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機會,確保了建甌的京劇文化繼續(xù)在民間傳承。經(jīng)過15年的發(fā)展,京劇學會成功舉辦了與全國其他京劇愛好者的聯(lián)誼活動,成為了建甌京劇文化復興的重要力量。
如今,星火京劇團的演員們大多沒有專業(yè)的京劇背景,卻憑借著一股倔勁,依然將經(jīng)典劇目《貴妃醉酒》《智取威虎山》等搬上建甌城鄉(xiāng)的舞臺。與年輕時不同的是,今天這些“戲迷”們將京劇作為一種生活的熱愛,他們的生活也在京劇的香火中愈發(fā)絢爛。
現(xiàn)年68歲的李綠萍,退休前是建甌糧油綜合廠的員工,她與京劇的緣分始于20年前。年輕時,她便對京劇有著濃厚的興趣。她的父親也曾有過一個京劇劇團,團員們通過民間祝壽等演出賺取生計的資金。隨著民間京劇氛圍減淡,劇團隨之解散,團里的師傅們也都遠走外地。不過,京劇始終沒有淡出李綠萍的生活。她繼續(xù)保持這項愛好,參加公益演出,不為營利,只為了“京韻”流傳在她生活的土地上。
妝臺前,58歲的曹文珍正為自己化妝,精細地描摹著“楊貴妃”的眉眼,時光都在這一筆一劃之間凝固。
在這個劇團里,京劇“票友”們的故事如同劇本中的人物一樣豐富多彩。徐秀珍與陳波,他們從400多公里外的江西景德鎮(zhèn)趕來參與演出。團長楊毓芳介紹,這支由退休工人、教師、農(nóng)民和家庭主婦組成的劇團,雖然沒有專業(yè)背景,卻有著滿腔的熱情。正是這份堅韌不拔的精神,他們將經(jīng)典大戲《貴妃醉酒》《智取威虎山》帶到建甌的城鄉(xiāng),向歲月宣戰(zhàn)。準備室里的木凳子和鐵皮道具箱,早已因長年累月的使用而顯得有些磨損,那些經(jīng)過修補的珠翠鳳冠,也承載了歲月的痕跡,成了這段歷史的勛章。
“有人曾覺得閩北是京劇的荒漠,認為這里無法化作京劇的綠洲。”建甌市老干局局長張雄坦言,建甌曾經(jīng)有過許多京劇愛好者,但隨著時間的流逝,愛好者們逐漸步入老年,且未能吸引到足夠的年輕血液加入,星火京劇團里年齡最小的演員也已近六旬。然而,楊毓芳會長為京劇的熱愛和傳承,幾十年如一日,始終不改初心,令人動容。張雄還表示,團名“星火”取自“星火燎原”的寓意,象征著他們雖身處艱難環(huán)境,但仍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,點燃起新的京劇火種,讓這一國粹文化在建甌發(fā)光發(fā)熱。
舞臺上,演員們將身段和唱腔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在《貴妃醉酒》的演繹中,曹文珍的水袖在舞臺上抖出浪弧,動作之間仿佛能引動一陣風華,瞬間化身為雍容華貴的楊玉環(huán),帶領觀眾進入那個美麗的宮廷世界。臺下的戲迷們也在隨著戲曲的旋律輕聲哼唱,京胡的音律和演員們精準的打拍子,仿佛讓每一位觀眾都成了這場大戲的一部分。
大戲唱罷,演員們紛紛回到太保廟二樓的化妝間,互相卸妝。曹文珍仔細地將“楊貴妃”的戲服疊好,而陳波則小心翼翼地收起“楊子榮”的馬鞭。盡管結束了演出,演員們的臉上依舊充滿了光彩。雖然他們的身影與普通老人無異,但那份歲月積淀下的從容與堅持,卻讓他們在舞臺上與現(xiàn)實中,呈現(xiàn)出不同的風貌。
京胡弦聲漸漸停歇,大戲卻沒有終結。卸下妝容的同時,這些演員們依然沒有卸下肩負著傳承的責任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“還能唱多久”成了這些演員常被問到的問題。然而,面對這個問題,徐秀珍笑著回應:“京劇養(yǎng)人!我還能唱好久好久。”在建甌,星火京劇團的31位銀發(fā)演員們,依然用油彩、戲服、身段和唱腔向歲月展示著“退而不休”的倔強。他們以執(zhí)著的精神將京劇的火種繼續(xù)傳遞。
相關鏈接
京劇,又稱平劇、京戲等,中國國粹之一,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戲曲劇種,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,遍及全國各地。
清代乾隆五十五年(1790)起,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、四喜、春臺、和春四大徽班陸續(xù)進入北京,1840年至1860年間,徽、漢、京三派藝人的合作,同時接受了昆曲、秦腔的部分劇目、曲調(diào)和表演方法,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(diào),通過不斷地交流、融合,形成了唱腔以西皮和二黃為主腔調(diào)、念白以京漢語言為主的、湖廣音加中州韻的京劇 。京劇在文學、表演、音樂、舞臺美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套規(guī)范化的藝術表現(xiàn)形式。京劇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,以二簧(也作“二黃”) 、西皮為主要聲腔。京劇伴奏分文場和武場兩大類,文場以胡琴為主奏樂器,武場以打擊樂伴奏為主(鼓板、大鑼、鐃鈸、小鑼)。
京劇的角色分為生、旦、凈、丑、雜、武、流等行當,后三行已不再立專行。京劇現(xiàn)在的角色分為生、旦、凈、丑四種。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形式。唱、念、做、打的技藝各具特色。京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要演出內(nèi)容,傳統(tǒng)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多個,常演的在三四百個以上。京劇流播全國,影響甚廣,有“國劇”之稱。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系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,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。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表現(xiàn)形式,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喻作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象征符號。
2006年,京劇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;2010年,被列入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(名冊)人類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作名錄。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(wǎng)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(lián)系我網(wǎng),我網(wǎng)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(wǎng)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(lián)系我網(wǎng)(需提供手機聯(lián)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(wǎng)刊載作品,我網(wǎng)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(lián)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- Copyright ? 2022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- 福建省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[113330003] 閩ICP備2022011400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- 全國非法網(wǎng)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- 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報業(yè)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