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嶺:關心病人的“靈魂”醫(yī)者
陳嶺男,1968年8月生,現為延平區(qū)醫(yī)院精神二科科主任,1990年學校畢業(yè)后在原南平森工醫(yī)院從事精神科工作,30多年來刻苦鉆研精神病學,醫(yī)學心理學知識,兢兢業(yè)業(yè),任勞任怨地堅守在崗位上,給與患者更多的關心與幫助,深受廣大病人及家屬的尊重。
精神病人發(fā)病時,可能顯得狂躁、不安或是抑郁,病情易反復,需要長期不間斷治療和服藥,因此,很多人對精神科疾病有誤解。但在陳嶺眼中,精神病人不是可怕的病人,而是他的朋友、親人。
“要服務好精神病人,不僅要表現在言語上,更要體現在行動中,必須用心去服務病人”。陳嶺認為,“社會應該給予更多包容,更多關愛,而不是投以異樣的眼光?!?/p>
為了更好地治療精神病人,需要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的臨床工作相結合。陳嶺在診治精神病人的過程中,始終充滿愛心、耐心和責任心。盡管工作繁忙,但他對病人及家屬從不抱怨,熱情接待,認真診治。每次病人就診后,他都會留下電話,便于病人家屬及時報告病人服藥情況,無論白天還是夜里,面對所有來電,他都耐心接聽規(guī)勸,和病人及家屬電話經常一打就是三四十分鐘,每次他都能不厭其煩地將同樣的話重復一遍又一遍。
他也經常電話主動回訪病人回家后的病情和服藥情況,督促其按醫(yī)囑服藥,以免病情復發(fā)。他還堅持每月下鄉(xiāng)巡診2天,主動送醫(yī)上門,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鄉(xiāng)鎮(zhèn)精神病患者就診難的問題。
在擔任精神二科主任后,陳嶺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,時刻不忘學習新理論、新技術,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同時,每周3組織科室醫(yī)生進行業(yè)務學習,對疑難危重病例,組織集體討論,不斷提升科室整體醫(yī)療技術水平,更好地為患者服務。
新冠肺炎疫情,對精神病院帶來了更大的挑戰(zhàn),為了防止輸入性病例,醫(yī)院采取封閉式管理,醫(yī)生需要14天吃住在病房,但他毫無怨言,主動請纓。
精神病人是一個特殊群體,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時期,他們也不一定能聽從指揮。有些病人在疫情期間到處流浪,肇事肇禍,會給社會維穩(wěn)及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很多困擾。
“平常時期收治病人只是日常工作,但疫情期間病人到處流浪,無法調查流行病學,每收治一個病人都是一份沉重的任務,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病毒傳染進病房,造成嚴重后果。”陳嶺介紹說。
接到綜治部門的求助后,精神科卻毅然承擔起病人收治的重任務。陳嶺召集科室迅速組織人員,嚴格按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防護標準進行隔離觀察,完善相關檢查,每天對病人監(jiān)測體溫兩次,病人居住的病房每天通風,噴灑消毒液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他們圓滿完成病房封閉期任務。
作為一名普通的醫(yī)務工作者,陳嶺恪守醫(yī)德,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,持之以恒地鉆研專業(yè)知識,堅持以病人為中心,為病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幫助,生動踐行了職業(yè)賦予的神圣使命。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(lián)系我網,我網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(lián)系我網(需提供手機聯(lián)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,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(lián)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- Copyright ? 2022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- 福建省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[113330003] 閩ICP備2025111799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-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- 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報業(yè)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