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|到底多胖才算肥胖?結合《體重管理指導原則(2024年版)》解讀肥胖癥管理
專家名片
陳繁 南平市人民醫(yī)院營養(yǎng)科負責人,注冊營養(yǎng)師,健康管理師,福建省臨床營養(yǎng)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,福建省中醫(yī)藥學會藥膳分會委員。開創(chuàng)閩北首家營養(yǎng)科,擅長危重癥病人營養(yǎng)支持,開展糖尿?。ㄌ貏e是妊娠糖尿?。?、肥胖、腎病、腫瘤等疾病的營養(yǎng)治療,開展中醫(yī)養(yǎng)生治未病、藥膳養(yǎng)生等工作。
體重管理指導原則
根據中國18歲及以上成人BMI評判標準,我國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圍為18.5kg/㎡≤BMI<24.0kg/㎡,BMI<18.5kg/㎡為體重過低,24.0kg/㎡≤BMI<28.0kg/㎡為超重,BMI≥28.0kg/㎡為肥胖。
7歲以下兒童以年齡別BMI的標準差作為評價方法,低于相應年齡別BMI中位數的2倍標準差為消瘦,高于中位數的1倍標準差但不高于2倍標準差為超重,達到或超過2倍標準差則為肥胖。值得注意的是,2歲以下兒童使用體重和身長計算BMI,2到7歲則使用體重和身高計算,年齡使用整月或整歲數據。
7至18歲的兒童青少年以性別年齡別BMI作為篩查超重肥胖標準。BMI也作為妊娠期婦女體重增長范圍的標準。對于80歲以上高齡老人,建議BMI適宜范圍為22.0至26.9kg/㎡。
來源:《體重管理指導原則(2024年版)》
春節(jié)假期結束不久,不少人站上體重秤,不禁倒吸一口涼氣:我怎么又重了?都說“一年之計在于春”,減重成為不少市民朋友新一年的重點“課題”。不過在減肥前,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:到底多胖才算肥胖?個人體質有差異,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減肥方式?近日,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發(fā)布《體重管理指導原則(2024年版)》(以下簡稱《原則》),根據《原則》,南平市人民醫(yī)院營養(yǎng)科“手把手”教您減重。
明確定義 肥胖是一種疾病
“今年是國家‘體重管理年’,無論從國家公布的數據來看,還是從日常門診病例分析,我國居民的超重肥胖比例越來越高。”南平市人民醫(yī)院營養(yǎng)科負責人陳繁告訴記者,2024年10月17日,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辦公廳正式印發(fā)《肥胖癥診療指南(2024年版)》(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,《指南》是由國家衛(wèi)健委正式發(fā)布的首部肥胖癥診療的權威指南,它梳理并規(guī)范了肥胖癥多學科診療方案和路徑,開啟了我國肥胖癥診療的新時代。
肥胖是一種病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1997年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一種多種因素導致的慢性代謝性疾病。“肥胖癥被定義為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異?;蛘哌^度脂肪蓄積。通常,脂肪組織并非在全身均勻分布,腹腔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比例存在個體間差異,故呈現出對人體代謝影響的不同表現特征?!标惙苯忉?,肥胖分為原發(fā)性肥胖癥和繼發(fā)性肥胖癥兩種,通常根據腰圍、BMI、內臟脂肪、瘦體重及代謝異常劃分。
肥胖癥作為代謝性疾病的一種,會為身體增加“遇見”其他代謝性疾病,如高血壓、2型糖尿病、血脂異常等疾病的機會,同時也是導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、生殖系統(tǒng)疾病、心血管系統(tǒng)疾病、腫瘤和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病因。此外,孕產婦肥胖會給孩子和孕產婦自身帶來影響,兒童青少年肥胖影響其生長發(fā)育。
“我們要學會自己計算體重指標。”陳繁強調,《指南》的一大重點在于細化了肥胖分級,將肥胖分為“輕、中、重和極重”,并提出分級管理建議,而實現分級正是根據個人的BMI指數、腰圍數據、體脂比等參數。
體質指數(BMI)是評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標準,其計算方式為:體重(kg)除以身高(m)的平方。腰圍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標,正常腰圍定義為小于85厘米(男性)和小于80厘米(女性),男性腰圍在90厘米及以上的,或女性腰圍在85厘米及以上時,即可診斷為中心性肥胖。普通市民均可通過以上指數來檢查自己究竟“胖不胖”。而想要進一步了解自身情況,還可以通過檢測體脂比來測算,目前將成年人體脂比超過25%(男性)或者30%(女性)定義為體脂過多。
調整心態(tài) 減重是一項“長期工程”
營養(yǎng)門診是如何為超重人群減重的?陳繁介紹,營養(yǎng)科的減重方案分為幾大模塊,從飲食、運動、辨證食療、體質等方面綜合對待。
“減重其實是將健康融入生活之中,讓個體擁有高質量的生活方式?!碧峒安糠秩嗽跍p重之初便存在抵觸心理的情況,陳繁解釋道,尤其是青春期青少年減肥時,應“全家總動員”,這樣能夠安撫青少年在減重時期的情緒,也能為他們提供精準的食譜,以達到精準減重的目的。
“要正確看待脂肪,超重人群要減重,體重未‘超標’的人群也不必過度減肥?!标惙闭f,脂肪并不可怕,它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,能提供能量、保護器官、維持體溫、促進皮膚頭發(fā)的健康,能幫助身體抵御疾??;脂肪還能在人體遇到應急狀態(tài)時,保護我們免遭意外。因此,陳繁建議人們在標準體重范圍內,可以增加5%到10%的體重。
肥胖是一種病,過度減肥也是“病”。陳繁曾接診過一位青春期的患者,該患者身高156厘米,體重僅30公斤,因長期控制飲食,患者存在嚴重的進食障礙,如吃下就要吐、無法咀嚼食物等。“過度減肥容易造成閉經、免疫力低下、氣虛等癥狀?!标惙闭f,過度減肥人群往往還存在明顯的消化道癥狀,如賁門松弛、反酸明顯等。
“科學減重不可能一蹴而就,減重也是重塑生活方式的過程?!标惙闭f,在社會高速運轉的今天,不少人習慣追求“效率”,但是科學減重一定是循序漸進的。“科學減重不是要剝奪享受食物的基本樂趣,在開具營養(yǎng)方案時,如果患者想要保留一周喝一杯奶茶的權利,也是可以的。”談及減重門診中遇到的患者“小要求”,陳繁笑著說。
避免脂肪囤積,運動也很重要?!胺逝秩巳罕M量不要采用增加關節(jié)負擔的運動,如跑步、登山,可以選擇游泳等運動?!标惙碧嵝?,肥胖癥患者的運動干預方案應以注重安全為原則,在運動風險評估(包括機械性損傷風險和運動誘發(fā)疾病風險)的基礎上,根據患者的BMI、體能、基礎疾病和肥胖癥相關疾病制定個體化運動處方,包括運動頻率、強度、方式、時間、總量,以及減重過程中的運動進階,隨訪運動執(zhí)行情況,并進行動態(tài)評估,適時根據心肺狀況作出調整。
對癥下藥 中醫(yī)減重按“證型”而治
科學減重有依據,中醫(yī)減重有妙招。
《黃帝內經》將肥胖者分為脂人、膏人和肉人三型。膏人“縱腹垂腴”,脂肪聚積于腹部,導致腹部肥大下垂,類似現代常見的腹型肥胖;脂人全身脂肪分布均勻,骨骼偏小,形體肥胖但腹部不大;肉人以肌肉健壯為主,體形寬大,脂肪不多。
中醫(yī)講究辨證施治,將人體體質分為九種類型,如平和質、氣虛質、陽虛質等,根據現有中醫(yī)診療專家共識和研究文獻,肥胖癥的中醫(yī)辨證分型可包括四種證型:脾虛濕阻證、胃腸濕熱證、肝郁氣滯證和脾腎陽虛證。
“從中醫(yī)理論上來說,找準了肥胖癥患者的證型,也就找準了胖的‘根源’?!标惙闭f,不同證型的肥胖癥患者癥候表現不同,治法也不同,如脾虛濕阻證患者需健脾益氣、滲利水濕,胃腸濕熱證患者需清泄胃熱、通腑泄?jié)?,肝郁氣滯證患者需疏肝解郁、行氣化痰,脾腎陽虛證患者需補益脾腎、溫陽利水。不同證型的患者可采用的藥方和藥膳都有差別。在專業(yè)醫(yī)師的指導下,肥胖癥患者還可通過按摩穴位、中醫(yī)食療、中藥泡腳等方法來減脂保健。
此外,對于針灸相關療法,如電針療法、溫針療法、耳穴貼壓療法、穴位埋針法、穴位埋線法,陳繁建議在中醫(yī)師辨證指導下采用,以充分發(fā)揮中醫(yī)病證結合的治療理念與治療效果。
“減重時期可能會遇到免疫力下降的問題,這種情況可以通過中醫(yī)藥膳來調理?!标惙闭f,中醫(yī)減重方法不僅適用于減重人群,如果普通人群想要進行體重管理、體質調養(yǎng),也可以尋求中醫(yī)師的幫助。
群策群力 探索“肥胖多學科協作診療”
“之前那位糖尿病患者需要調整一下食譜?!薄斑@邊來了一位妊娠糖尿病的孕婦,麻煩過來會診一下?!痹诓稍L過程中,陳繁電話不斷,不同科室的醫(yī)生都打來了需要“營養(yǎng)支持”的電話?!绑w重管理需要多學科協作診療?!标惙苯忉?。
南平市人民醫(yī)院婦產科擅長診治各類不孕不育患者,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肥胖的患者往往存在備孕困難的情況,在對此類患者進行管理之初,就要求他們減重。2021年,南平市人民醫(yī)院營養(yǎng)科參與了由南平市人民醫(yī)院婦產科牽頭研究的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校管科研課題《針刺聯合埋線干預肥胖型痰濕證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療效觀察》。該課題聯合多種干預方法,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發(fā)揮協同作用,能幫助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縮短療程,達到目標體重,進一步優(yōu)化了治療方案。
在參與內分泌科的會診過程中,控制體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通過開具食譜、給出營養(yǎng)建議,讓糖尿病患者維持健康的體重,能讓其更好地控制血糖,降低并發(fā)癥風險。
“不少市民在體檢過程中發(fā)現存在脂肪肝,他們去肝病科咨詢后,會得到減重的建議?!标惙备嬖V記者,肥胖人群由于體重過重,對骨關節(jié)的負荷大大增加,容易引發(fā)關節(jié)磨損和損傷,也要及時減重,并謹慎選擇運動方式。
延伸閱讀
真的有人“喝水都胖”嗎?
在社交平臺上,常??吹骄W友自稱“喝水都胖”,喝水真的會導致人體發(fā)胖嗎?“水本身沒有熱量,不可能是因為喝水就變胖,這種情況應該是水腫,或是新陳代謝變慢后導致的脂肪囤積。”陳繁說,飲水過多可能在短時間內導致水腫,但很快就會被人體代謝。
“喝水都胖”往往指代吃很少也會發(fā)胖,這種情況一般發(fā)生在“易胖體質”人群身上。“易胖體質”與父母遺傳、內分泌失調、基礎代謝率低有關,如果此類人群想要減重,應該先明確“胖”的原因是什么,進行針對性處理,通過科學的方式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。
中年發(fā)??伞澳孓D”嗎?
“40歲之后,真是不吃都胖。”社交平臺上,常見中年網友們的“哀嘆”。那么,中年發(fā)福真的存在嗎?“無論男女,都存在中年發(fā)福的現象。”陳繁說,進入中年,男性、女性的荷爾蒙水平都發(fā)生了變化。隨著更年期到來,女性體內的雌激素下降,脂肪易堆積于腹部;男性睪酮水平降低,肌肉流失加速,脂肪比例上升。此外,代謝下降,無法負擔強度較高的運動,也使得脂肪更容易囤積。
要應對中年發(fā)福,可以積極監(jiān)測體重及腰臀比,一旦“超標”,可采取高效有氧運動,結合飲食管理,盡快調整生活方式,對體重進行科學的管理。
“斷碳”減肥法靠譜嗎?
俗話說“每逢佳節(jié)胖三斤”,不少人應對這一節(jié)后煩惱的做法是“斷碳”。在網絡上頗為風行的“斷碳”,指的是不吃主食的斷絕碳水減肥法,其中提到的“碳水”實際上指碳水化合物。
“‘斷碳’的減肥方法雖然能讓人在短時間內掉秤,但難以持久,同時可能會帶來一些副作用?!标惙苯忉?,不科學的“斷碳”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,比如有些低體重的女性如果“斷碳”,可能會導致血糖過低。部分人群長時間“斷碳”,可能會造成大腦細胞葡萄糖供給不足,從而導致記憶力下降。
陳繁建議,想要健康地減肥,不是少吃或者吃主食,而是少吃添加單糖(包括葡萄糖、果糖、木酮糖、阿拉伯糖等)的食物,如面包、蛋糕、巧克力、可樂等。可以注意選擇營養(yǎng)密度高的食物,比如水果、全麥食品、蛋類、肉類。
需要注意的是,長期“斷碳”后,再恢復正常飲食,體重反彈的速度也會很快。減重是為了獲得更加健康的生活,科學減重,既“減”也要“健”。(李思敏 唐雯暉)
作者:本報記者 李思敏 通訊員 唐雯暉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,我網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系我網(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,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- Copyright ? 2022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-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[113330003] 閩ICP備2022011400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-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- 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報業(yè)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