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夷茶香遇到青春創(chuàng)意——“青春桐木”茶村農家創(chuàng)意設計大學生暑期工作營活動側記
武夷山桐木關的山風裹著茶香,吹過大學生手中的設計圖紙。沙沙作響的筆尖下,一座以紅茶聞名的古村正被青春創(chuàng)意喚醒。
7月14日至23日,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區(qū)星村鎮(zhèn)桐木村迎來一群特殊的“新村民”——來自同濟大學、廈門大學、華僑大學、福州大學、福建理工大學的58名師生。他們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(guī)劃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楊貴慶帶領,在此開展“青春桐木”茶村農家創(chuàng)意設計大學生暑期工作營活動,他們背著測繪工具穿梭于茶山農舍,為44戶茶農院落定制專屬改造方案。
桐木村深藏于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區(qū),是世界紅茶發(fā)源地,承載著生態(tài)保護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雙重使命。作為中國首批國家公園實踐地,這里正探索保護與發(fā)展的共生新路。
“設計不能只講美觀,更要守護這片生態(tài)高地!”楊貴慶說,“這是雙向奔赴的成長——學子用專業(yè)服務鄉(xiāng)村,鄉(xiāng)村以沃土滋養(yǎng)青春?!彼诖ㄟ^科學規(guī)劃實現生產、生活、生態(tài)“三生融合”,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生態(tài)文明理念。
十晝夜的駐村時光里,桐木村的三港老巷、江墩茶園、廟灣溪水邊、七里的村道旁,都是五校學子的“設計戰(zhàn)場”。活動創(chuàng)新采用“一戶一設計師一服務組”模式,確保每名學生獨立負責一戶院落設計,同時得到由市鎮(zhèn)村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組成的“在地智囊團”的全程支持。
設計絕非紙上談兵。學子們扛梯丈量屋頂,隨茶農辨識茶青,臨溪勾勒草圖。筆記本上寫滿村民質樸的訴求:“王大伯希望在家制茶,豐富游客體驗空間?!薄袄畎⒁滔氡A衾衔菽炯?,改出民宿的溫馨感?!薄?/p>
青春的巧思在圖紙上流淌:為便利茶農,可折疊頂棚的晾茶架應運而生;為提升居住品質,老房二樓的通風、隔熱、采光被精心優(yōu)化;為豐富游客體驗,院落里規(guī)劃出飲茶會談、休閑娛樂、親子活動等靈動區(qū)域。
7月22日的設計方案評審會,氣氛熱烈如“村民點將臺”。44份兼具實用與創(chuàng)意的設計作品整齊陳列,接受茶農代表與評委老師的審視。每位村民手握15票,鄭重投給心儀方案。
村民陳愛娣毫不猶豫地將票投給了她家老屋的改造藍圖。“以前總覺得老房子沒法弄,現在一看真漂亮!”她指著圖紙難掩喜悅,“原來屋里暗,制茶工具堆得滿,新方案做了分層儲物設計,還專門規(guī)劃了功能,把柴火間變成了亮堂的書房,真是想到我們心坎里了!”
經過村民與評委老師認真評審,最終評選出特等獎“青春桐木獎”、一二三等獎以及“最受村民歡迎獎”。其中,同濟大學學生張伊萱的設計方案《茶煨木新》高票摘得“青春桐木獎”和“最受村民歡迎獎”。她設計核心在于尊重原有肌理,巧妙激活空間:重點維護修繕主體木結構建筑,精準滿足戶主核心需求;同時,通過功能補充與流線重構,創(chuàng)新性地聯動毗鄰的茶廠與小屋空間,實現了建筑功能的協同優(yōu)化與體驗的顯著提升。
“紙上設計千萬次,不及為真實家園落一筆?!睆堃凛嬖诮榻B自己作品時,道出了許多學子的心聲。
這十天,對青年們而言,是一堂深刻的“大地實踐課”。穿插其間的“非遺奇妙夜”“星光聯歡會”等活動,讓學子們在體驗茶藝、剪紙、點茶等非遺技藝,品嘗清明粿、糍粑等傳統美食的過程中,汲取閩北大地的文化養(yǎng)分。
結營之際,廈門大學教師代表張喆涵分享了感悟。他表示,此次活動中,同學們不僅精進了設計能力,收獲了真摯友誼,更堅定了未來扎根鄉(xiāng)村、建設鄉(xiāng)村的志向。
結營儀式上,“青春桐木”高校鄉(xiāng)建聯盟正式成立。五所高校與桐木村建立起長效合作機制,讓青春智慧得以持續(xù)滋養(yǎng)古村。星村鎮(zhèn)桐木村下派書記林小濤表示,此次工作營生動實踐了“地方出題、高校接題、人才答題”模式。五所高校師生10天內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實策,為桐木村探索出“保護與發(fā)展并重”新路徑。這一模式既為鄉(xiāng)村注入創(chuàng)意活力,也為青年搭起成長舞臺,期待校地深化合作,讓更多“青春桐木”式項目在鄉(xiāng)村落地生根。
共青團南平市委書記張嘉明表示,團市委將以“青春桐木”品牌為紐帶,深化校地合作,加速設計成果轉化落地,著力構建“創(chuàng)意—設計—產業(yè)—人才”良性循環(huán)生態(tài)?!拔覀兤诖嗲嗄険敗l(xiāng)村主理人’,讓桐木茶香遠揚,讓閩北的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金山銀山!”
“青春桐木”工作營活動雖已落幕,卻以“共規(guī)、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的實踐,開啟了建設“和美桐木”的新篇章。44份飽含智慧的設計藍圖,不僅是具體的改造方案,更是播下了環(huán)境宜居、產業(yè)興旺、治理有效、活力充盈的“和美”種子。隨著高校聯盟的持續(xù)耕耘和藍圖的逐步落地,一個承載著生態(tài)之美、產業(yè)之美、人文之美、活力之美的“和美桐木”,正從共規(guī)的智慧、共建的行動、共治的合力、共享的成果中走向現實,在國家公園的懷抱中綻放獨特魅力。這既是桐木村發(fā)展的嶄新起點,也為更廣鄉(xiāng)村的“和美”建設貢獻了可借鑒的青春樣本。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,我網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系我網(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,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- Copyright ? 2022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-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[113330003] 閩ICP備2022011400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-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- 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報業(yè)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