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德潤鄉(xiāng)風 政和鐵山鎮(zhèn)用活朱子文化賦能基層治理
閩北日報訊(周楠楠 王詩琪 祖之晗)日前,在政和縣鐵山鎮(zhèn)鳳林村的朱子孝道園里,工人們忙著對朱子孝道館的門窗進行噴漆、打磨。
“建朱子孝道館旨在保護朱子文化遺存,打造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傳承實體載體,讓文化遺產‘留得住’‘活起來’,進一步弘揚朱子文化,促進文旅融合發(fā)展?!辫F山鎮(zhèn)黨委副書記羅輝表示,鐵山鎮(zhèn)深耕“啟賢之鄉(xiāng)”文化沃土,以傳統文化為抓手,深入挖掘朱子文化中的治理智慧,以“慈、孝、教、和”等朱子核心理念為指引,探索出一條“朱子文化+基層治理”的融合模式,推動朱子文化在基層治理中的創(chuàng)造性轉化、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。
近年來,鐵山鎮(zhèn)持續(xù)開展“十大孝子”“十大好媳婦”“朱子孝道文化先進個人”等評選活動,并通過送喜報、上榜公示、典型宣傳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,在全鎮(zhèn)營造崇德向善、孝老愛親的濃厚氛圍,激發(fā)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,以文化潤民心、以孝道促治理。
提起向前村村民葉英華的名字,鄉(xiāng)親們都會豎起大拇指。十九年來,葉英華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照料婆婆的重擔。
當婆婆因子宮肌瘤住院時,她日夜守護在病床前,端茶送水、擦身喂飯,衣不解帶;2020年為籌措婆婆心臟搭橋手術費,她四處奔走,不辭辛勞;在婆婆再次因中風導致全身癱瘓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時,她學習專業(yè)護理知識,每日堅持為老人翻身、按摩、做康復訓練。在她的悉心照料下,三個月后婆婆重新站了起來……
走進葉英華家時,她正細心地為中風康復的婆婆按摩恢復,幫助她放松肌肉。談起十九年的艱辛,葉英華卻說,“看到婆婆一天天好起來,從能坐起來到現在生活可以自理,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?!?/p>
“英華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朱子孝道,是我們身邊的活教材,為我們村民樹立了榜樣,我們都要向她學習。”村民吳建平由衷感慨。
為進一步打響“啟賢之鄉(xiāng)”文化品牌,鐵山鎮(zhèn)重修啟賢祠,新建韋齋草廬,依托省級文保單位朱森墓,建設半畝方塘、生態(tài)停車場、游覽步道及綠化景觀,不斷推進文化陣地建設,打造群眾家門口的“實景課堂”。
“鎮(zhèn)里還以熟讀朱子文化的賢能者為調解主體,成立了老陳調解室和老謝調解室,聘請老黨員,運用朱子文化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釋法說理?!辫F山鎮(zhèn)司法所所長陳代裝表示,鐵山鎮(zhèn)各村也因地制宜,李屯洋村調解前邀當事人“吃茶話事”,以“慈孝教和”理念紓解情緒、彌合裂痕;東澗村則請老黨員、老干部用鄉(xiāng)音講“孝理”,使調解更接地氣、有溫度。今年以來,共調解糾紛八十余起,調解成功率高達99.3%,實現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(zhèn)、矛盾不上交”的治理目標。
“下一步,鐵山鎮(zhèn)將以朱子孝道館為載體,打造朱子孝道文化研學旅游鏈,深化‘啟賢家事解紛工作法’機制,通過文化認同凝聚治理共識,推動鄉(xiāng)村振興由‘塑形’向‘鑄魂’深化?!绷_輝說。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,我網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系我網(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,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- Copyright ? 2022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-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[113330003] 閩ICP備2022011400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-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- 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(qū)梅峰路45號報業(yè)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